GemA寶鑑諮詢FGA 2024年10月11日 20:39 英國
來自緬甸的養殖珍珠以其銀色到金色而聞名(如圖1)。珍珠養殖發生在緬甸南部恩達曼海的梅吉(或邁耶克)群島。
緬甸珍珠養殖產業始於1954年,是緬甸珍珠捕撈和養殖辛迪加與日本珍珠養殖者高島喜一郎(Kichiro Takashima)以南海珍珠公司(South Sea pearl Co.)的名義成立的一家合資企業。
該產業已擴充套件至約11家合資公司,業務分佈在默爾吉群島的各個島嶼(Sze Man, 2018、2019)。根據Khin Chaw Myint(2009)的經濟報告,當時珍珠養殖業僱用了約30%的當地人口。

2020年2月,作者參觀了Pa Lel Kyun(以前稱為 J. Malcolm爵士島)或當地人稱之為珍珠島的珍珠養殖場。我們從Myeik(Tanintharyi地區的首府)開始我們的旅程,乘坐快艇行駛了近五個小時到達該島。珍珠養殖場由緬甸珍珠企業(MPE)經營,佔地約10.3×3.9平方公里,延伸至近海約12.6公里。
用於珍珠養殖的軟體動物是大珠母貝/白蝶珍珠蛤,或南海金唇牡蠣(Tint Tun, 1998; Strack, 2006)。珍珠養殖場的辦公室和運營中心位於島上的一個小海灣(圖2)。

MPE副總經理Myo Lwin和他的員工帶領我們參觀了牡蠣卵養殖的區域。MPE在1980年代建立了最初的孵化場,但在1998年,他們增加了現代化設施以增加卵產量。一個溫度控制的房間(保持在攝氏20度)用於培養浮游植物以餵養牡蠣卵。
卵在水箱中生長,它們掛在繩子上約28天,每根繩子上大約有200顆卵子,每個水箱中有96-160根繩子。在卵長到約12毫米(或約60天)后,將它們轉移到被網包圍的小框架中,每個框架僅容納12個卵以促進其生長。
將框架在海洋中懸掛大約兩個月,然後將卵轉移到新框架中。18個月后,牡蠣長到12釐米左右,然後每隻牡蠣都植入了一個珠核(圖3)。珠子由貝殼製成(直徑為4.5-7.0毫米),並與一塊來自供體軟體動物的外套膜一起插入。然後將播種的牡蠣放入板網中(圖4),並在收穫前放回海洋中兩年。在此期間,牡蠣每月接受一次手工清潔和高壓清洗,以去除藤壺、海綿和穴居蠕蟲等寄生蟲。

所有養殖珍珠都被送到MPE位於內比都的總部。它們通過在內比都(Myanma Gem Enterprise主辦)和香港的拍賣出售。MPE董事總經理Min Min Oo表示,緬甸的南海養殖珍珠自2013年首次在香港拍賣后就受到全球關注。
緬甸的養殖珍珠產量從2014-2015年的424,628米增至2018-2019年的 568,320姆米。自2014年以來,緬甸已生產了近400萬顆養殖珍珠,相當於250萬個姆米(Sto. Domingo, 2020)。據MPE稱,從2019年到2020年,大約生產了130萬顆養殖珍珠,重達764,151姆米。

致謝:非常感謝旅行伴侶Nyi Nyi Aung,也感謝Win Thein(總經理助理)、Sai Aye Cho(海洋生物學家)和MPE在Pa Lel Kyun的珍珠養殖場的工作人員。
Tay Thye Sun博士 (tay@gem.com.sg)
新加坡遠東寶石實驗室
Thet Tin Nyunt博士
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系
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部
緬甸寶石博物館,內比都,緬甸
Myo Lwin
緬甸珍珠企業自然資源部和環境保護
緬甸丹老
Tay Zar Linn
緬甸珍珠企業
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部
緬甸寶石博物館,內比都,緬甸
參考文獻
Khin Chaw Myint. 2009. 珍珠養殖業和區域就業創造。仰光經濟研究所期刊,1(1),88-97.
Sto. Domingo, B. 2020. 緬甸在全球站穩腳跟珍珠市場。JNA,第419、60-61期。
Strack, E. 2006. 珍珠。Ruhle-Diebener-Verlag, 斯圖加特,德國,696頁。
Sze Man, Y. 2018. 緬甸珍珠經銷商關注亞洲。JNA, 第404、46-47頁。
Sze Man, Y. 2019. 緬甸在全球珍珠產業中站穩腳跟。2019年珍珠報告。Informa市場,香港,36-38.
Tint Tun. 1998. 緬甸珍珠:過去、現在和未來。SPC珍珠牡蠣資訊簡報,第12, 3–7頁。
原文網址:参观缅甸的养殖金唇珍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