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珀(Blue Amber)是一種極為稀有的琥珀品種,最大的特徵是在紫外光(UV)照射下,會呈現夢幻般的藍色螢光。
這種迷人的現象,使藍珀在寶石界與收藏市場上具有極高的價值與辨識度。
產地與稀有性
藍珀主要產於「明尼加共和國」,其次在墨西哥與印尼亦有少量產出。
由於形成條件極為特殊,藍珀的數量相當稀少,相比常見的黃色或棕色琥珀,更顯珍貴。
藍色的成因
琥珀本質上是遠古樹脂的化石化產物,而藍珀的藍色來自於其中含有的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尤其是「Perylene(苝)」。
這些分子會吸收紫外線,並以藍色光的形式釋放能量,產生螢光效應。
其他如 「Fluoranthene(芴蒽)」、「Retene(瑞汀)」 等分子也可能參與其中,增添藍色調的層次。
有趣的是,藍色螢光的強度在琥珀表層最為明顯,隨著紫外光進入內部,因光線被吸收與散射,藍色會逐漸減弱,因此厚切原石常呈現藍光與金黃色交織的迷人效果。
研究顯示,多明尼加藍珀的藍光波長範圍大約落在「430–530 奈米」之間,這與一般磷光材料的發光機制相似。
科學界推測,藍珀的形成與約 2500–4000 萬年前「Hymenaea protera」 絕種樹種的樹脂有關,且可能因當時森林大火的不完全燃燒,生成了特殊的有機分子,最終封存於樹脂之中。
物理特性
顏色:由淺藍至深藍,部分在自然光下呈現黃褐色,紫外光下才顯現藍色。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少數為不透明。
螢光性:紫外光照射下呈鮮明藍色螢光。
硬度:莫氏硬度 2–2.5(較軟,易刮傷)。
密度:1.05–1.10 g/cm³。
收藏與保養
藍珀相較其他琥珀更脆弱,日常佩戴需避免與硬物摩擦。
由於在市場上數量稀少且具獨特光學效果,藍珀在近年成為珠寶愛好者與寶石學家的熱門收藏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琥珀早已為人熟知,但藍珀作為獨立品種是在「1990 年代)」才被正式認可。
藍珀的魅力
藍珀不僅是時間的化石,更是光影的魔法。
它承載著數千萬年的地球記憶,卻在現代燈光下綻放出如極光般的藍色光芒,既神秘又浪漫,是天然寶石世界中罕見的奇蹟。
參考文章:What Causes the Color of Blue Amber – Geology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