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含錳雲母的粉紅色砂金石

草莓晶

草莓晶在寶石學上並不是一個嚴格定義的名詞,但是市場上一般將其認知為具有各種條帶狀或片狀赤鐵礦內含物的單晶石英,且這些內含物導致了粉紅至紅色的整體外觀(D. I. Belakovskiy (2003): New Data on Minerals: Vol. 38, pp.101-112.)。
草莓晶由於其有限的礦產量以及原石尺寸,通常切割成串珠、凸面或刻面寶石,甚至是作為小雕件,而這些都是台灣市場非常受歡迎的產品。

草莓晶

圖1、客戶以草莓晶名義送驗至台灣聯合珠寶玉石鑑定中心的手鐲。圖片由林書弘所拍攝

近日,有一只手鐲以草莓晶的名義被送驗至台灣聯合珠寶玉石鑑定中心(圖1)。
這個手鐲外觀呈現棕粉色且在顯微鏡下可見該手鐲有大量橙粉色至橙紅色的片狀含晶。
該手鐲折光率為1.54且比重為2.60。
這個材質經偏光鏡檢查發現是聚晶材質且筆燈下觀察呈現出灑金效應。

圖2、紅色內含物的拉曼光譜與RRUFF資料庫中的石英和白雲母疊圖比較確認了該手鐲是帶有橙紅色白雲母內含物的砂金石。光譜疊圖均經基線處理與均一化處理。

為了進一步確認其材質與內含物類型,該手鐲以顯微拉曼光譜與RRUFF資料庫分析。
結果該材料其實為聚晶石英而紅色片狀礦物為白雲母(KAl2(Si3Al)O10(OH,F)2) (圖 2)。
暴露於表面的內含物經SEM-EDS分析確認為含鐵的白雲母;然而EDXRF分析進一步透露了除了含鐵以外還含有微量的錳。
換句話說,該手鐲應該可定義為帶有粉紅至紅色雲母含晶的棕粉色的砂金石 (灑金石英)。

草莓晶

圖3、草莓晶中的紅色條帶狀與片狀赤鐵礦含晶(左)和粉紅色砂金石樣本中的橙紅色白雲母(錳雲母)含晶(右)。顯微照由尤林書弘所拍攝;顯微照片視野為1.26mm。

若與帶有赤鐵礦內含物的草莓晶相比,顯微鏡觀察下紅色雲母顯示出些微差異。
草莓晶中的赤鐵礦內含物通常是條帶狀的、六角狀的或不規則片狀晶體,且其顏色為中至很深色調紅色(圖3,左);然而,該樣本中的紅色雲母內含物大部分都是圓片狀晶體且顏色呈現中等淡至中等色調橙紅色(圖3,右)。

草莓晶

圖4、粉紅色砂金石的可見光吸收光譜與雲母的參考光譜(加州理工學院礦物伺服器)比較;結果顯示其可見光吸收光譜與錳雲母的光譜一致。光譜疊圖經均一化處理。

再者,該手鐲以可見光吸收光譜分析並將之與加州理工學院礦物光譜伺服器中的雲母光譜比對。
粉色砂金石(灑金石英)呈現的吸收峰在445, 454, 515 與548奈米處(圖4),與錳雲母的光譜一致(GRR727, 加州理工學院礦物光譜伺服器),而錳雲母正是一種紅紫色類別的白雲母。

因為草莓晶是一個不嚴格定義的商業名稱,消費者需注意會有很多不同內含物類型的石英以同樣的商業名稱販售。
作為非典型定義的草莓晶材質,帶有錳雲母的粉紅色砂金石可以透過偏光鏡、顯微鏡與顯微拉曼等方法與帶有赤鐵礦的草莓晶區分之。

英文原文PDF檔案下載網址縮址:Pink Aventurine Quartz with Alurgite Inclusions
本文出刊於GIA美國寶石研究院刊物Gems & Gemology, Fall 2021, Vol. 57, No. 3, p282-283
本文作者:
林書弘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所 / 臺灣聯合珠寶玉石鑑定中心
李毓和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所
陳惠芬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所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頂尖研究中心
翻譯:林書弘(GIA GG)
本文為第一作者依原意翻譯為中文,圖片引用自英文原文網址,圖說請點入圖片,若有疑問歡迎討論指教。轉載文章,請標明出處與原文網址,感謝!


矽孔雀石藍玉髓的染色玉髓仿品
水晶的內含物異想世界
保養珠寶的六大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