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鑽原石迷思

鑽石

我們見到閃閃發亮的鑽石,其實是精算切割比例後才拋磨好的成品。(圖片提供/編輯部)

本文主要談的是鑽石原石案例。
因為鑽石形成過程有它的外貌與紋理,因此有少數喜歡鑽石原石的買家,依據個人對於鑽石原石的認知來「冒險」。
例如鑽石原石最常見到的八面體(Octahedral Plane)與留在原石表面的生長印記(例如三角印記Trigons),藉由這些特徵來購入原石,因為它們會比已切磨的鑽石來的相對便宜,但事實上真有這麼容易嗎?

蘇聯鑽也有原石?

不久前本中心接獲一件透明無色原石晶體的案例,客戶吳先生表示是去南非旅遊所買的鑽石原石,當地導遊帶他們去參觀開採的礦區,並同時提供給觀光客的影像教學,內容除了開採生產流程,還特別強調是符合國際人道公平交易法規,描述的天花亂墜,也讓客戶不疑有他而買下。

合成蘇聯鑽

此顆具有類似鑽石紋理的原石,鑑定結果是合成二氧化鋯石(俗稱合成蘇聯鑽)。

合成蘇聯鑽

過去合成蘇聯鑽仿鑽石大多為切磨好的成品,仿造原石樣貌的案例較少見。

合成蘇聯鑽

刻意製造霧面又帶有生長條紋的合成蘇聯鑽原石,讓客戶錯當成鑽石原石買下。

吳先生的這顆原石外型隱約顯現出晶形,其晶面(Crystal plane)上可看出霧面的生長紋理,但經過鑑定後卻令吳先生十分錯愕,它不是天然鑽石,而是市場上俗稱「蘇聯鑽」的合成二氧化鋯石。
吳先生乍聽「蘇聯鑽」還以為是產於蘇聯的天然鑽石,我們趕緊解釋這個市場慣用的名稱並非天然鑽石,而是鑽石的替代品,且是人工製造的產品。

過去經手的蘇聯鑽仿真鑽,大多是已切磨的成品,像這種將蘇聯鑽加工成接近鑽石原石的外觀、並刻意在表面製造霧面的紋理,企圖讓人誤以為是鑽石原石的作法,確實是「很用心」的一個伎倆,當然也更容易誤導買家。

「蘇聯鑽」不是鑽石 是人造寶石

蘇聯鑽的由來是源自於最先在蘇聯發明及使用,化學元素是二氧化鋯;由於它有著與真鑽非常相近的性質,低成本卻可製造出完全透明無色、折光率又與天然鑽石相近的產品,且不易因刮傷而失去光澤,所以多年來蘇聯鑽是廣泛應用在鑽石替代品的首選。

由於當作鑽石替代品的寶石種類很多,有真有假,因此按寶石學的歸屬通常會將它們的定位講得很清楚,但是對大部分的消費大眾而言,大概「假鑽」兩個字最直接易懂。
有時候不多加說明,還真會讓人將蘇聯鑽解讀成產於蘇聯的鑽石。
蘇聯(俄羅斯)確實有生產天然鑽石,但是在鑽石市場沒有人會標榜產地,都是以「天然鑽石」稱之。
請切記「蘇聯鑽」不是天然鑽石。

撰文/賴泰安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寶石鑑定講師
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負責人
游宗錚 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主任

圖.文提供/賴泰安寶石鑑定中心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No.89。)

原文網址 蘇聯鑽原石迷思
感謝 珠寶世界雜誌 文章授權


「1098克拉」 非洲波札那開採出世界第三大鑽石
合成鑽石堆中為何混入天然鑽石? 對鑑定單位造成的困擾
地幔中的金屬液體形成巨大而特殊的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