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學講師成功在鉑金珠寶鑲嵌中培育出一顆完整的紅寶石,這被認為是全球首創的技術。
這項突破性的技術不僅挑戰了傳統人造寶石的觀念,還可能改變寶石再利用和珠寶製作的方式。
Sofie Boons 是位於英國西英格蘭大學(UWE)布里斯托分校的珠寶設計高級講師與研究員,她研發了一種化學技術,能夠啟動紅寶石的成長過程。
與傳統實驗室從零開始培育寶石的方式不同,Boons 的技術是從廢棄寶石邊角料中提取「種子」,利用助熔劑在珠寶的鑲嵌中促進紅寶石的生長。
這使得一小塊真實的紅寶石碎片能夠在其原位繼續增長。
傳統的人造紅寶石早在19世紀末由法國化學家 Auguste Verneuil 開發的「Verneuil 法」下成功製造,該方法可以通過高溫在實驗室內完全從頭培育紅寶石。
然而,Boons 的創新技術不同之處在於,它並不是重新製造整顆寶石,而是利用廢棄材料,在已有的紅寶石碎片上使其繼續生長,並且能夠直接在珠寶鑲嵌中完成。
為了培育這些紅寶石,Boons 女士將一小塊廢棄紅寶石碎片放入鉑金戒指等鑲嵌物中,並使用助熔劑來降低溫度,從而促進寶石的生長。
與傳統實驗室培育寶石過程相比,這種技術更具環保性,因為它僅需利用廢棄材料並消耗較少能量。Boons 女士表示,這些紅寶石的生長只需數天時間,且只需「五小時的能量」即可完成。
Boons 女士進一步解釋道,她目前正在實驗培育時間,從五小時到五十小時不等。時間越長,晶體越乾淨且越大。她希望能縮短生長時間,使該技術更加永續。
這項技術挑戰了人們對人造寶石的看法。傳統上,人造寶石常被視為合成品,但 Boons 的技術利用自然晶體特徵,呈現出略帶不可預測性的自然晶面,這對珠寶設計師來說別具吸引力。
布里斯托的當代珠寶設計師 Rebecca Enderby 認為,這些實驗室培育的寶石並非人工合成品,而是模仿了在地球內部經過數千年形成的過程。
她指出,這些寶石是開採寶石的更實惠替代品,且更具環保潛力。
然而,她也強調,這些寶石的製作仍需大量能源,因此應由綠能供應商來生產,以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這項計劃是 Boons 女士博士研究的一部分,目前已獲得西英格蘭大學的第二階段資金支持。
布里斯托大學也加入了該研究,將研究範圍擴展至其他寶石的培育,期待能夠應用於更多種類的寶石中。
這項創新技術的問世,為珠寶設計及寶石再利用領域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不僅降低了環境負擔,也為未來珠寶製作開啟了新篇章。
註:火焰法又被稱為Verneuil法,為紀念本法創始人Auguste Verneuil而命名。因為是最便宜的生產方式,火焰法製成的剛玉產量豐富,也因生產費用低廉,其成本有大部分是來自加工的費用,也因為材料便宜製造商在切磨過程較不留意,故切磨後的火焰法寶石的刻面上常有拋光痕存在。
參考資料:合成紅寶石及粉紅藍寶石的鑑別特徵為何?
新聞來源:‘World first’ ruby grown in jewellery setting in lab
七月的誕生石:紅寶石
格陵蘭紅寶石和粉色藍寶石
莫三比克紅寶石-閃閃發亮的不總是黃金